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2航站樓內景 新華社發
旅客自助值機 本報記者 胡大田 攝
6月27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2航站樓內,一處登機口的熊貓玩偶吸引了不少旅客駐足 本報記者 張青青 胡大田 呂甲 朱大勇 李冬 魏麟瀟 熊一凡 攝
天府機場航班量TOP20通航機場(6月27日-7月25日,數據由飛常準提供)
7月27日,天府國際機場迎來“滿月”之喜——通航投運滿一個月。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月27日,以“神鳥”構型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通航投運,成都成為繼北京、上海后,中國內地第三個擁有雙國際樞紐機場的城市。
天府國際機場從2011年5月啟動選址,到2016年5月破土動工開建,再到今年6月27日正式載客騰飛,四川8000多萬人“雙機場”暢達全球的十載夢想和期盼,如今終于喜成。
“神鳥”騰飛,壯志凌云。天府國際機場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是我國“十三五”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機場項目,是構建成渝世界級機場群的核心機場,為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主樞紐機場,對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天府國際機場投運,是全省、全民航乃至全國的一件大事,將為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強化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功能增添強勁動力?!背啥继旄畤H機場分公司總經理張洪剛說。
自6月27日通航投運以來,天府國際機場保持了良好的起步運行態勢,設施設備運轉正常,未發生不安全事件,航班客座率也保持較高水平。截至7月13日,天府國際機場開航約半個月內就累計起降航班量2633架次,日均155架次;進出港旅客38.95萬人次、貨郵829.6噸,分別日均達2.29萬人次、48.8噸。
目前,天府國際機場運營首月的官方數據暫未公布。但是,昨日記者從飛常準提供的數據中了解到,自6月27日開航至7月25日,天府國際機場累計實際進出港航班量超過5500架次,特別是從7月14日開始進港和出港航班量均在100架次以上,始發航線連通國內航點已達近90個。從航班量來看,與上海、昆明、廈門、杭州、武漢、北京等城市往來較為密切。
而根據《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轉場投運及“兩場一體”航班時刻資源配置方案》,天府國際機場將在四個航季內完成轉場,即在投運后的第四航季(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完成全部轉場,屆時日均航班量將達1138架次,形成完善的國內干支航線網絡布局,國際航線網絡覆蓋范圍和航班密度顯著增強,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主樞紐機場地位將進一步凸顯。
天府滿月·查數據
運營首月 到上海、昆明的航班數最多
據飛常準提供的數據顯示,自6月27日開航至7月25日,天府國際機場累計實際進出港航班量超過5552架次,其中進港航班2789架次、出港航班2763架次。從7月14日開始,日均進港、出港航班都在100架次以上,目前已與國內87個機場通航。從航班量來看,與上海、昆明、廈門、杭州、武漢、北京等城市往來較為密切。
本報記者 楊富
天府滿月·看未來
雙國際樞紐機場“1+1>2” 為成都高質量發展添翼
作為一名“新生兒”,天府國際機場已運營亮相一個月。自開建以來,天府國際機場便成為一座舉世矚目的“網紅”機場,通航投運后持續受到眾多旅客稱贊,稱其既具有“時尚智慧”的科技范,也具有“高效便利”的國際范。
一座機場一座城。一架架客機起降的背后,則是發展新格局、新機遇落地。天府國際機場通航投運后,吸引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昨日,為期三天的2021西部國際物流與交通融合發展大會在成都開幕,會上天府國際機場就成為與會代表關注和探討的一大熱點。
“如今,公司總部已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列入下一輪的運力投放重點,搶占市場發展機遇?!蹦戏胶娇瘴锪饔邢薰舅拇ǚ止究偨浝硗跣穹Q,目前落戶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已超過300家,對航空物流的需求十分強大,僅以南航物流為例,2018年在成都的銷售額為6000萬元,而到去年銷售額就翻了一番,超過了1億元,由此可見市場增長活力是十分明顯的。
在王旭看來,成都具有歐洲“橋頭堡”的天然地理區位優勢,最近天府國際機場通航投運,同時面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部陸海新通道、西部大開發等戰略機遇,未來航空物流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都將非常大。
開放是時代主題,也是成都的最大變量和最強動能?!傲幍?025年,建成以開放為新引擎的雙循環發展先行區?!边@是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的“十四五”時期成都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
“基于雙機場的戰略價值和高質量協同發展,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用,將為成都擴大開放和服務區域經濟提供戰略支撐,有利于成都成為大循環、雙循環的重要國內國際雙門戶樞紐?!敝袊暧^經濟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研究員、國家發展與改革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稱,成都雙樞紐機場運行,必將帶來巨大的樞紐經濟、通道經濟和平臺經濟效應,對成都成為世界城市形成巨大的促進和支撐。
以大通道促大開放,以大開放促大發展,成都以開放厚值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從“內陸腹地”到“開放高地”,提高國際門戶樞紐城市能級,更大范圍集聚全球先進要素資源,持續提升開放對經濟的貢獻度,成都開放的步伐從未停止過。
值得一提的是,當2012年T2航站樓建成投用時,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不足3000萬人次、國際(地區)航線數量不到50條,而現在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近乎翻一番、國際(地區)航線數量增長近兩倍。來自中國民航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成渝機場群完成旅客吞吐量8383萬人次,直追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的9148.1萬人次。其中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起降31萬架次,旅客吞吐量達4074萬人次,僅次于廣州白云機場。這充分體現了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中的動能和活力。
天府國際機場通航投運后,成都構建起天府、雙流兩座國際機場形成的“兩場一體”協同運行新門戶,極大地提升成都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的輻射帶動、集散集聚和資源配置能力,推動“通道經濟”向“樞紐經濟”躍遷,形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系,更好地服務和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總工程師伍丁稱,天府國際機場是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主樞紐,是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核心機場,重點打造國際客貨運航空樞紐。雙流國際機場是主要服務國內商務航線和地區航線的區域航空樞紐。遠期,成都將形成“一大一小”、功能互補、差異發展的雙國際樞紐機場體系。而天府、雙流兩座國際機場在全國首創的“兩場一體”協同運行成都模式,通過兩場空域管理一體,實現空域資源高效利用,促進兩場要素加快互動,兩個機場在高效運行中形成合力,高品質同頻共振,將發揮“1+1>2”的優勢。
機場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和帶動促進作用,“將吸引更多的全球資源要素集聚,在更大范圍內形成輻射帶動能力?!敝袊窈酱髮W教授、中國臨空經濟理論首創者曹允春稱,成都已發展成為我國的“航空第四城”,必然會帶動和促進更多的資源要素集聚,推動民航業發展由“量”向“質”的轉變提升。況且,成都是“雙循環”的重要節點城市,對資源要素的吸引和集聚能力將會變得越來越強。
今年4月,順豐西部航空貨運樞紐項目落戶成都,為順豐集團繼北京、杭州、深圳之后的第四個區域性國際航空貨運轉運中心;今年以來,航空公司相繼在成都開通直飛倫敦、達卡、阿姆斯特丹、馬德里等國際全貨運航線,成都規劃布局的“48+14+30”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通道,目前14條國際全貨運航線已全部開通;不僅如此,今年以來在成都舉辦的物流行業大會接踵而至,會議數量和規模均創下歷年之最,有的會議還是首次移師成都舉辦……這些無不體現天府國際機場的吸引力和帶動力。
來自市口岸物流辦的消息顯示,目前成都已構建起暢達全球五大洲的131條國際(地區)航線網絡,其中定期直飛航線達84條。下一步,市口岸物流辦將以天府國際機場投運為契機,緊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構建的戰略機遇,結合成都國際門戶樞紐和產業功能區等建設需求,聚力提升成都航空貨運樞紐全球資源要素集聚能力,把成都打造成為中國中西部面向全球的航空門戶樞紐和航空貨運轉運中心。
本報記者 楊富
2015年6月17日,天府國際機場選址地
2017年5月17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開工建設
2020年11月3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開始為期30天的本場空管及助航設備校飛工作
2021年1月22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開展真機試飛
“神鳥”小知識
天府國際機場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機場,規劃建設標準和等級都較高,擁有行業等級最高的4F級跑道,同時也是一座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的四型機場,具有較高的客貨運運輸效率。本期建設“兩縱一橫”3條跑道、71萬平方米的航站樓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30萬噸的需求;遠期規劃建設“四縱兩橫”6條跑道,140萬平方米的航站樓,滿足年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280萬噸的需求。
轉場運營
根據《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天府國際機場將在四個航季內完成轉場,即在投運后的第四航季(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完成全部轉場,屆時日均航班量將達1138架次。另外,目前雙流國際機場運營的所有國際客運航班,將全部平移至天府國際機場運營。
整點半點
天府國際機場圍繞干支高效結合進行航網布局,將天府機場連接京津翼、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世界級機場群核心機場的航線,配置為整點、半點出發,逐步構建便捷、高頻的商旅航線網絡。
“神鳥”成長史
2011年5月 啟動機場選址工作;
2013年6月 獲民航局選址批復;
2015年1月 獲得國務院、中央軍委立項批復;
2015年6月 確定航站樓方案;
2015年9月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命名獲民航局備案通過;
2016年4月 獲得國家發改委可研批復;
2016年5月 正式開工建設;
2017年5月 航站樓開建;
2018年12月 航司基地全部開工;
2019年12月 航站樓主體工程完工;
2020年9月 西一跑道全面竣工和助航燈亮燈;
2020年11月 本場空管及助航設備校飛;
2021年1月 真機試飛;
2021年3月 航站樓通過竣工驗收;
2021年6月27日 正式啟用。
本報記者 楊富 攝影 張青青
(本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看看四川的觀點和立場)